

認識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人工血管
一. 目的
1、 尿毒症病人進行血液透析治療,需有理想血管通路,以使血液流出到迴路管及人工腎臟,經擴散及脫水作用,讓血液再流回體內。經過血液透析(洗腎)後可降低血中尿毒素及減少水腫症狀,達到腎臟替代治療目的。
二. 定義
1、 若病人本身血管條件不佳,無法建立自體瘻管時,必須利用人工血管銜接動脈與靜脈取代自己的血管。運用人工材質來替代自己血管,做為血液透析治療打針之用途。
三. 人工血管日常照護注意事項
1、 人工血管手術後抬高患肢,減輕肢端手臂浮腫。
2、 握球運動有助於血液循環。
3、 術後傷口癒合完全時,可進行熱敷,減少周邊腫脹不適,熱敷的方式:溫度40度℃,維持15分鐘,一天3次。
4、 人工血管消腫後依個別狀況約1~2個月即可進行穿刺,拔針後止血時使用大拇指採點狀止血,力量不可大。因人工血管較無彈性,壓力太大會使血管塌扁,影響血流而發生阻塞。
5、 患肢勿壓迫、勿量血壓,避免抽血,維持皮膚清潔及完整,每日早、晚以聽診器聽血流聲音。
四. 人工血管之併發症
1、 栓塞:手術部位沒有血流聲,早期發現可安排血栓清除術。
2、 感染:感染發生的主要症狀是局部紅、腫、熱、痛;人工血管的感染率較自體動靜脈瘻管多,嚴重時會伴隨發燒等敗血症症狀。一旦發生,則需使用抗生素治療,若治療無效,則需手術將人工血管移除。
3、 其他:較少見的併發症如高輸出量心臟衰竭,假性動脈瘤及手臂末端腫脹,某些患者因皮膚狀況較差,會起水泡。此時勿刺破水泡,並規則換藥以避免感染。
五. 常見人工血管異常症狀及處理
症狀 |
處理 |
瘀青 |
24小時內間歇冰敷(15分/次,休息30分再冰敷) |
血腫 |
ü 用手掌加壓止血(大範圍時) ü 24小時內間歇冰敷(15分/次,休息30分)。 ü 24小時後若無繼續腫大可以冰敷。 |
滲血 |
傷口紗布加壓止血,避免重複穿刺舊針孔 |
狹窄 |
加強熱敷、按摩、握球運動,醫師評估作血管攝影及動靜脈瘻管氣球擴張術 |
阻塞 |
ü 醫師評估,作血栓去除術 ü 醫師評估作血管攝影及動靜脈瘻管氣球擴張術 ü 重做新瘻管 |
感染 |
禁止熱敷立即就醫 |
血流量不足 |
ü 加強血管熱敷、按摩 ü 避免脫水量大於乾體重的5%,防血壓下降影響瘻管 ü 醫生評估作血管攝影、動靜脈瘻管氣球擴張術 |
諮詢專線: 0970539955、08-832-9966#7081
心血管照護團隊 製
安泰醫療社團法人安泰醫院
院址:928屏東縣東港鎮中正路一段210
手機下載本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