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貧血飲食
貧血的症狀
易疲倦、嗜睡、頭昏(尤其在改變姿勢時)、怕冷、臉色蒼白、體力變差、呼吸急促、健忘等,由於這些症狀並非很特別,往往在抽血檢查時才發現。
造成貧血的原因
- 1.慢性失血-如出血性胃潰瘍、失血、寄生蟲、惡性腫瘤等。
- 2.鐵質吸收不良-起因於飲食中鐵質缺乏、腸胃吸收功能不佳或胃酸缺乏等。
- 3.對於鐵質的需求量驟增—如青春期及懷孕期。
罹患貧血之高危險群
- 1.大量失血者
- 2.嚴重營養不良者
- 3.懷孕期婦女
- 4.長期純素食者
- 5.經血量較多的婦女
- 6.慢性失血者:如長期胃腸潰瘍、痔瘡出血
- 7.長期洗腎病患
富含鐵質的食物
- 1. 紅肉(牛肉、豬肉、羊肉)
- 2. 內臟類(尤其是肝臟)
- 3. 海鮮類(鮪魚、秋刀魚、沙丁魚、鯖魚、竹莢魚、牡蠣、貝類)
- 4. 核果及乾果類(桃、李、杏、黑棗、葡萄乾)
- 5. 深綠色蔬菜(菠菜、蕃薯葉、芥籃菜)
- 6. 加鐵強化之食物
促進鐵吸收之食物
-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橘子、柳丁、葡萄柚、番石榴、番茄、檸檬等。
減少鐵吸收之飲食習慣
- 飲用過量濃茶(其含大量丹寧酸)、濃咖啡或食用大量加工食品。
富含鐵質的食譜
- 豬肝、菠菜、瘦肉紅棗燉雞蛋、豬肝杞子紅棗湯、紅燒牛肉。
攝取鐵質之注意事項
- 攝取鐵劑時易引起便秘,應攝取富含膳食纖維之蔬果、磨菇類、海藻類。
諮詢
- 若有營養品問題可至安泰醫院2F營養科諮詢
或洽08-8329966#3031或#3032
手機下載本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