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減重飲食
定義
減重飲食是指提供低於每日身體所需熱量且營養均衡的一種飲食。
減重飲食目的
- 減輕體重並維持身體各機能之正常運作。並協助建立正確的飲食習慣與生活行為,使其可維持長久。
適用症狀
- 體重過重或肥胖症(BMI>24以上)。
- 腹部肥胖: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80公分。
一般原則
- 1.維持一個限制熱量且營養均衡的飲食,一日之總熱量以女性不低於1200大卡。
- 2.飲食設計須著重個案個別性,以個案原有飲食習慣與攝取量,依其可接受範圍與步調加以調整,並且須定期評估及修正。 3.減重不宜太快速,應設定合理目標,逐步達成。以每週可減輕0.5~1.0公斤體重為原則。
- 4.適度減輕體重5~10%,就可以降低一些肥胖所引起的減康問題
- 5.飲食型態的改變:
- 食物選擇
- 使用低油烹調法,如蒸、煮、烤、滷、凍、涼拌、燙、燉、涮、燒、燜。
- 少吃高糖、高脂肪、高熱量及濃縮型之食物。少選大塊肉菜餚,多選帶骨、帶刺、帶籽、帶皮的食物。
- 避免使用半成品,如魚餃、蝦餃、蛋餃等餃類、丸子、油炸食物等。
- 運用食物的代換,以增加飲食設計的選擇性及變化性。
- 認識食品標示,選擇低油、低熱量的食品。
- 飲食行為改變
- 每日以三餐為主,平均分配,不宜偏重任何一餐,晚餐避免攝取過量且時間盡量提早,以免熱量積存,並且不吃宵夜零食。
- 改變進餐程序,先喝湯、再吃蔬菜、最後吃肉類和主食類。
- 進食時宜細嚼慢嚥,延長進食時間,方可增加飽足感。
- 飢餓時,宜選食體積大、熱量低之食物。
- 用餐定時定量。 不要以食物當替代品及發洩物。
- 食物選擇
- 6.應配合恆久適當的運動,以達事半功倍之效。
- 7.自我監測,每日作飲食、運動紀錄,以確實查核減重的行為。
- 8.遵照醫生或營養師建議補充適量的維生素、礦物質。
- 9.減重需有長久的恆心毅力、重複的減重行為會讓體重在降低及彈升間,更難控制,且會導致其他影響健康的副作用。
- 10.罹病的肥胖患者,需考慮其疾病壓力因子,供應適當熱量及補充足夠蛋白質。
- 11.對於使用代餐、及低熱量飲食(very-low-calorie,VLCDs)以及藥物減重者,應在醫師等醫療團隊監控下執行,且只能短期使用,但仍應配合飲食控制。
- 12.懷孕期間不適於減重,過重或肥胖的孕婦、哺乳婦應考慮其特殊生理狀況及BMI值作適當的飲食調整。
- 13.體重過重之兒童及青少年不可隨意減肥,體重控制應視其成長情形及有無肥胖合併症,決定維持目標的體重或慢速的減輕體重,或控制體重增加的速度,以達到預期的目標。
- (1)要仔細評估飲食及活動狀態,再逐步依個別情形修正不良飲食習慣及增加運動量。
- (2)指導流行的零食、飲料及速食店食品的熱量及食品標示,建議較適合的選擇法及取代法。
- (3)家人的態度及家庭的飲食、生活型態改變對減重的成效影響很大。
成人肥胖定義
- 身體質量指數(BMI) (kg/m2)
體重過輕:BMI < 18.5
正常範圍:18.5≦BMI<24
異常範圍: 過重:24≦BMI<27 。 輕度肥胖:27≦BMI<30 。中度肥胖:30≦BMI<35 。重度肥胖:BMI≧35 - 腰圍 (cm)
男性:≧90公分
女性:≧80公分
成人肥胖之處理方式:
- 強調以飲食控制、運動及生活習慣為基本原則。
- 當以飲食控制、運動及生活習慣修正3~6個月後,仍無法達到減重目標,而其失敗之原因被診斷為無法改善,且同時有兩種以上之合併症時,才考慮給予減重藥物。
諮詢
- 若有營養品問題可至安泰醫院2F營養科諮詢
或洽08-8329966#3031或#3032
手機下載本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