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腎衰竭飲食
定義
腎臟發生病變時,無法將含氮廢物排出,以致過多含氮廢物堆積在血液中,引起中毒的現象(如:尿毒症);同時過多的鈉離子和鉀離子也無法經腎臟排除,大量堆積在體內。低蛋白飲食可使含氮廢物的產生量減至最低,並減輕尿毒現象,亦可以維持身體最低的營養需求和體內鈉、鉀離子的平衡。
適用症狀
- 腎功能不全,急、慢性腎衰竭,尿毒症,洗腎患者。
病患選擇食物時應注意事項
- 1. 必須按照飲食計劃,如欲改換食譜內的各類食物,可依喜好自食物選擇表內選擇同類食物,按其可用量代替之。
- 2. 食物用量,必須按照飲食計畫或食譜規定量稱量之。
- 3. 桂圓肉、銀耳,每日限用10公克以內,蛋白質不計算。
- 4. 雞精、牛肉精、人參精、肉湯、速食湯等含高量的鈉和鉀;瓜子、核桃、花生、腰果、杏仁等種子、堅果類由於蛋白質質地不佳故應禁食。
- 5. 黃豆、毛豆、豆腐、豆乾、豆漿等豆製品之品質不比肉類差,且若與米類共食,可達互補之效,但其營養價值畢竟不如蛋奶類來得佳,故對於蛋白質須嚴格控制之病人,其用量和其他食物之搭配上須特別注意。
飲食控制之目標
- 1. 防止營養不良,經由足量熱量、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之攝取,維持良好之營養狀態。
- 2. 經由控制蛋白質之攝取,進而減輕尿毒症之狀況,但仍需維持氮之正平衡。
- 3. 經由控制鈉、鉀及水份之攝取,來控制水腫及電解質之不平衡。
- 4. 由控制鈣、磷、鎂及維生素D之攝取,來防止及延緩骨質病變。
- 5. 製作可口、吸引人之飲食並儘可能配合病人之日常飲食型態,使病人能樂於接受。
飲食原則
- 在每日准許攝取蛋白質量中,須有1/2∼2/3來自高生理價值的動物性蛋白質,如:雞蛋、牛奶及肉類。其餘的蛋白質由米、麵、豆製品、蔬菜及水果供給。在限制蛋白質的同時,須配合足夠熱量的攝取(每天每公斤標準體重至少需要35∼45卡),因熱量攝取不足時,會造成身體組織蛋白質的分解,增加含氮廢物的產生。
- 1.每日准許攝取的蛋白質量中,至少有10∼15公克的蛋白質來自高生理價值的蛋白質,如:雞蛋、牛奶及肉類。
- 2.米麵類及其製品、蔬菜、水果均含有相當量的低品質植物性蛋白質,不可隨意食用,請依照營養師為您設計的量食用。
- 3.每日所需熱量,可由下列熱量高而蛋白質含量極低的食物補足,如:白糖、冰糖、蜂蜜、薑糖、水果糖,植物性油脂(如:大豆油、花生油等)、及低氮澱粉類(如:澄粉、玉米粉、太白粉、藕粉、冬粉、涼粉、粉皮、西谷米、粉圓等)。以彌補在限制蛋白質原則下,所造成的熱量攝取不足。
- 4.若需配合限鈉飲食,則應忌食任何醃製、罐頭及各種加工食品。每日鹽份攝取量須依指示食用。烹調時可用白糖、白醋、酒、蔥、薑、蒜、肉桂、五香、花椒、香菜、檸檬汁等,使食物有風味,增加可口性。
- 5.若需配合限鉀飲食,則在限制蛋白質飲食原則下,少吃含鉀高的蔬菜類、水果類。蔬菜類應先以熱水煮過撈起,再用油炒或油拌,可減少鉀的攝入量。咖啡、茶含鉀量高,須限量飲用。建議每日鉀離子攝入量為1560∼2340毫克(每公斤標準體重應低於1毫克當量)。
- 6.一般控制蛋白質飲食,往往因病情的需要,同時採用低鈉或低鉀飲食,有時還需限制水份的攝取量。不過這些限制均須由醫師根據檢驗報告而決定,病患最好不要自行作主。
- 7.如須限水,則每日可攝取水量(包括飲水、飲料、湯汁、水果、食物中的水份等),須以病患前一天(24小時)的尿量再加500∼700毫升的水份來估計。
- 8.此種飲食因在食物的種類及量上有許多的限制,且須長期食用,故不易被病患接受。希望病患及其家屬多費心思,使食物美味可口。同時病患本身也要合作,接受這種飲食,才可達到飲食控制的效果。
- 9.每日可補充綜合維生素及礦物質(需注意脂溶性維生素含量,可先詢問營養師或醫師)。
- 10.攝取量不足或胃口不佳時,可選用低蛋白(未洗腎)專用營養品做營養補充,如三多低蛋白奶粉、益富易能充、亞培腎補納、費森尤斯卡比倍速力等。
低蛋白食物代換表
諮詢
- 若有營養品問題可至安泰醫院2F營養科諮詢
或洽08-8329966#3031或#3032
手機下載本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