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飲食
說明
- 飲食是適當調整熱量及蛋白質、脂肪及醣類三者比例,以適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況之發展及其營養狀況的飲食,其目的為:
- 1.提供足夠的營養以改善呼吸肌肉功能,避免肌肉異化及免疫功能下降。
- 2.避免供給過多的熱量、醣類及水份,而增加患者心肺負擔。
適用症狀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週邊氣道疾病)、支氣管擴張症及慢性支氣管性氣喘。
一般原則
- 1.對於病況穩定,不須呼吸器,體重過低者,宜提高熱量、蛋白質攝取以改善營養不良;但肥胖者應經由飲食限制來控制體重,以改善呼吸肌功能及降低血中二氧化碳分壓。
- 2.熱量的供應應足夠,但不過量,因為過多的熱量在體內轉化成脂肪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增加患者呼吸負擔而導致呼吸衰竭(熱量之計算請參考表一)。
- 3.蛋白質攝取應適量,如攝取不足加上使用類固醇藥物會加速肌肉損耗,並降低支氣管擴張劑的排泄,但過多的蛋白質則會加重呼吸氣官負擔。
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的營養照顧目標
諮詢
- 若有營養品問題可至安泰醫院2F營養科諮詢
或洽08-8329966#3031或#3032
手機下載本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