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健科衛教│五十肩
五十肩
- 「五十肩」又稱「冰凍肩」或「冷凝肩」,其實它真正的名稱應該是「粘黏性肩關節囊炎」。主要是肩關節囊內發炎而導致粘黏,使得關節活動受限。由於此症狀常發生於五十歲左右的中年人,所以稱為「五十肩」,但四十來歲或六、七十歲的人發病也不少。
五十肩的症狀
- 「五十肩」主要的症狀是肩膀疼痛及僵硬,以左側居多,但右側亦有可能發生。剛發生時大多數患者都會覺得靜止時比活動時疼痛,晚上睡覺也比白天工作時疼痛。起先這種疼痛時好時壞,也不影響生活起居或工作,但經過一、二個月後,患側肩關節的活動度開始變差,且患者的肩膀也會出現劇痛,生活起居也會受到影響,如患側的手無法伸到背部或臀部的口袋,女性無法拉扣後面開口的裙子拉鏈,上廁所或洗澡擦背時都會出現不便與疼痛,坐公共汽車時也無法用患側的手抓手把或扶手。睡眠時如果側臥而患側在下,也會引起劇痛而讓人無法入眠。
五十肩的種類
- 1. 原發性五十肩:所謂「原發性」就是沒有特殊原因或原因不明,這種五十肩才是正牌的五十肩,多發生在四十歲以上的人。
- 2. 次發性五十肩:次發性就是有特殊原因的意思,例如常見的中風,患側的上肢如果不及時做被動運動,很可能在中風發生偏癱後一、二週内便發生肩關節的疼痛與活動受限。其他如心肌梗塞、胸腔手術或乳癌開刀等,都可能因為肩膀不敢運動而逐漸僵硬起來。肩關節脫臼或肱骨骨折後,由於肩關節必須固定一段時間,也常會發生「五十肩」。其他還包括巴金森氏症、糖尿病及關節炎等。
五十肩怎麼治療
- 在發病初期,關節活動限制不明顯時,口服抗炎止痛劑、熱療、針灸、電刺激或關節內注射類固醇,確實可以減輕疼痛,但要改善關節活動度,光靠這些方法是不夠的,一定要再加上運動療法才有效。這就好像在一根螺絲釘帽間點上一滴油,讓它容易轉動而已,但光點油不去轉動它,等「油」乾了,還是無法轉動。所以吃藥打針或熱療,雖然暫時會讓病人覺得比較不痛,但療效一過,就會恢復原來的模樣。因此「五十肩」的治療,除了熱療、吃藥或打針之外,一定要合併運動才有效。
運動療法需要專家指導
- 肩關節的活動包括往前上舉、往後上舉、側面上舉、内旋、外轉等,運動時這五個方向的動作都應包含在内。「五十肩」的運動療法並不一定都要到醫院裡來做,但一定要先由專門的醫師或治療師指導,學會整套運動方法後每天自己來做。只要體會要領,在家做效果也一樣好。運動的要領是次數多,但一次不必做太久。建議一天做六次(三餐飯前、飯後各做一次),一次運動約五到十分鐘。
- 1. 鐘擺運動:健側手放在桌上,患側放鬆下垂,利用軀體搖動,帶動肩關節左右、前後移動。若手上握半公斤至一公斤重的物品更可加強效果。
- 2. 旋轉運動:
A. 平躺於床上,手臂與身體成直角,手肘屈曲。
B. 順箭頭方向,利用前臂之重力來旋轉肩關節。 - 3. 手指爬梯運動:面向(或側面站立)牆邊,以手指作上下爬牆之運動。
- 4. 聳肩運動:肩關節上下、前後移動。
- 5. 拉棒運動:患肢與健側手可輪流在上下位置,由健側手協助牽動患肢利 用棍捧或布條幫助患肢作推或拉的動作。
復健科醫師的叮嚀
- 「五十肩」主要的症狀是肩關節疼痛、僵硬,雖不會致命,但會嚴重影響一個人的工作與生活起居,所以治癢是必要的。如果治療得當,治癒率很高,因此我們奉勸有「五十肩」的朋友,千萬不要拖延,要早日就醫以免睡不安枕。復健科醫師是您最佳的選擇,因為只有復健科醫師兼具開藥、局部打針及處方復健治療等多方面的能力。
門診時間│聯絡方式
掛號電話:(08)832-9966
網路掛號:門診預約掛號、掛號查詢或取消
服務時段:
週一至週五
早診 │上午9:00
午診 │下午14:00
晚診 │晚上18:00
週六 │上午9:00(物理治療)
週日 │休診
所在位置:復健大樓1樓、2樓
.
手機下載本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