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健科衛教│心肺復健
什麼是心肺復健?
- 心肺復健事實上包括心臟和胸腔復健,但由於心臟和肺臟不僅是身體維持生命和活力最重要的器官,而且兩者功能有很密切的關係,所以便一起稱為心肺復健。當這兩個器官受到傷害或功能有所缺損時,嚴重的可能直接影響病人的生命,較輕微的也會造成病人生活能力的降低,例如:稍一走路便會呼吸急促,上氣不接下氣。 如此一來,便嚴重地影響病人的生活品質。心肺復健的目的就是針對這兩個器官的功能缺損施予復健治療,以提昇病人的生活品質。
什麼樣的病人需要接受心肺復健?
- 需要接受心臟復健的病人包括冠狀動脈病變造成的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後,心臟移植後。另外,還有一些較少見的疾病如心肌炎、長期高血壓造成的心臟衰竭等。這些疾病所造成的心臟功能缺損,也可藉由心臟復健來改善。胸腔復健的主要對象為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包括: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擴張、囊性纖維化等。此外,氣喘病的患者也可以藉由胸腔復健的方法減少氣喘發作的次數、嚴重度及用藥量。
何謂心臟復健?
- 在接受心臟復健訓練前,復健科醫師會安排一次最大運動心肺功能測試,並根據測試結果訂定患者個別的運動訓練計畫,然後每週固定三次在醫院內從事運動心肺耐力訓練,每次約30-40分鐘。訓練時需有醫師或治療師在旁指導與監測。訓練6週後再接受一次最大運動心肺功能測試,並根據患者進步情形調整運動訓練強度。
心臟復健的訓練過程
- 在發病初期,關節活動限制不明顯時,口服抗炎止痛劑、熱療、針灸、電刺激或關節內注射類固醇,確實可以減輕疼痛,但要改善關節活動度,光靠這些方法是不夠的,一定要再加上運動療法才有效。這就好像在一根螺絲釘帽間點上一滴油,讓它容易轉動而已,但光點油不去轉動它,等「油」乾了,還是無法轉動。所以吃藥打針或熱療,雖然暫時會讓病人覺得比較不痛,但療效一過,就會恢復原來的模樣。因此「五十肩」的治療,除了熱療、吃藥或打針之外,一定要合併運動才有效。
從心臟復健中可以得到什麼幫助?
- 一般而言,在12週的訓練之後,除了上述心臟復健的好處外,患者將學會如何監測自己的心跳,並了解運動時心跳在那一個範圍較適當,也有能力自行在社區中維持規律運動的好習慣。
從胸腔復健中可以得到什麼幫助?
- 胸腔復健並無法改變胸腔疾病本身的病理變化,但卻可以預防肺病的惡化,避免肺功能的衰退;此外,胸腔復健亦可減少病人呼吸的症狀,使病人的運動耐力增加,生活品質提高。
復健科醫師的叮嚀
- 心肺復健對患者有很大的益處,但若訓練不當反而會造成心肺功能的傷害。復健科醫師就像運動訓練中的教練,他會詳細評估患者的心肺功能,擬定一個正確而安全的訓練計畫,並且在訓練中追蹤患者的訓練成果,以避免任何不當的訓練及損傷。此外,復健科醫師亦會不斷地修正訓練計畫,使患者獲得有效而安全的心肺復健。
門診時間│聯絡方式
掛號電話:(08)832-9966
網路掛號:門診預約掛號、掛號查詢或取消
服務時段:
週一至週五
早診 │上午9:00
午診 │下午14:00
晚診 │晚上18:00
週六 │上午9:00(物理治療)
週日 │休診
所在位置:復健大樓1樓、2樓
.
手機下載本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