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健科衛教│周邊神經損傷的復健
什麼是周邊神經損傷
- 周邊神經指的是連接於大腦和脊髓,支配人體四肢軀幹的神經。它一方面將身體各處的感覺傳入大腦,另一 方面將大腦的命令傳至身體各部的肌肉,以引發必要的反應和動作。一旦周邊神經損傷則會造成該條神經支配區域的感覺異常或消失,同時伴隨肌肉無力、 萎縮及功能的喪失。
周邊神經損傷的原因
- 1. 慢性局部壓迫:有些神經會通過骨頭突出處或類似隧道的狹小管道。經年累月的不良姿勢及動作不當往往會導致該處神經的壓迫及損傷。例如長期手腕重覆動作 (打電腦、搬重物…等)易使正中神經在手腕處受壓迫,其後果是造成手掌第一至第三指及第四指一半的麻木及拇指掌側肌肉的無力及萎縮。
- 2. 急性壓迫:神經如持續長時間壓迫會造成急性神經功能喪失,例如有些人喝醉酒一整夜將頭枕在上臂昏睡,隔天醒來後發覺手腕手指下垂無力,這是由於手臂上的橈神經受到急性壓迫所致。這類神經壓迫如能及時解除,一般都會恢復過來。
- 3. 外傷:如車禍、刀槍傷及重物壓迫等意外也會傷害周邊神經。
周邊神經損傷的臨床症狀
- 1. 運動異常:肌肉無力、萎縮、喪失肢體功能,甚至造成肢體攣縮變形。
- 2. 感覺異常:包括疼痛、麻木、無知覺、燒灼或刺痛等異常感覺。
- 3. 自主神經異常:肢體冰冷、出汗異常等交感神經症狀。
周邊神經損傷的診斷
- 肌電圖與神經傳導檢查:乃是利用神經與肌肉的電生理特性,來檢查感覺及運動神經的功能,幫忙找出神經受損的部位並可判定其嚴重度,以作為選擇復健或手術治療的參考,故此檢查是評估周邊神經損傷的重要檢查。
周邊神經損傷的治療
- 1. 保守治療:
藥物:使用消炎止痛藥物、維他命B等可減輕麻木、疼痛等症狀。
復健治療:熱療、電刺激等可減輕麻痛,減緩肌肉萎縮; 配戴副木可保護關節及神經,並可增進肢體功能,以 預防變形; 運動治療則可增進肌力及功能的恢復。 - 2. 手術治療:對於保守療法無效或神經損傷嚴重者,可考慮手術治療,包括神經接合術或減壓手術等。
周邊神經損傷的居家復健
- 1. 避免容易造成神經壓迫的姿勢及動作:如腕隧道症候群患者應避免長時間手腕反覆性的動作(如長時間騎機車、打電腦、搬重物…等) 或不當的手腕姿勢(如睡眠時手腕過度彎曲)。
- 2. 保護受傷的神經及肢體:可使用副木固定關節,一方面解除神經壓迫,一方面提供無力肢體的支持及保護,避免肢體二度傷害及預防關節變形。
- 3. 運動訓練:經由運動可調節感覺神經而減輕疼痛:適當的肌力訓練也可以促進肌力恢復,避免肌肉萎縮。
- 4. 定期復健門診追蹤檢查:特別是肌電圖檢查,可評估保守治療之成效,並作為是否須進一步手術之參考。
復健科醫師的叮嚀
- 足部有了疾病,打針吃藥已經不是唯一的治療選擇。
- 復健科醫師除了為您作正確的診斷之外,復健醫療團隊更會依據您的病情,提供足部生物力學評估、足物理治療、足部輔具製作等服務,讓您能輕鬆自在地昂首闊步、腳踏實地。
門診時間│聯絡方式
掛號電話:(08)832-9966
網路掛號:門診預約掛號、掛號查詢或取消
服務時段:
週一至週五
早診 │上午9:00
午診 │下午14:00
晚診 │晚上18:00
週六 │上午9:00(物理治療)
週日 │休診
所在位置:復健大樓1樓、2樓
.
手機下載本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