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健科衛教│認識兒童語言障礙
兒童語言發展與障礙
- 語言是我們跟外界溝通及學習的最重要工具。正常幼兒經過喃喃發聲、牙牙學語的階段以後,在一歲左右開始說簡單單字,兩歲左右會將語彙互相合,三歲左右開始用複雜的句子,四、五歲左右時已發展出日常生活對話的能力。語言的正常發展,除了兒童本身須具有正常的構音器官及腦部功能外,還須仰賴後天環境中足夠的語言刺激及學習
- 語言障礙是最常見的一種兒童發展障礙。至少有百分之五的學齡兒童有明顯的語言問題,需要矯治:而學齡前幼兒的發生率更遠高於此。常見的問題包括構音異常、語言發展遲緩、言語結巴、以及聲音異常。而先天性耳聾、唇顎裂、腦性麻痺及智能不足的兒童,則常併有上述多種的語言障礙。
大家聽不懂他說什麼-構音異常
- 構音異常就是口齒不清,也就是台語俗稱的「臭乳呆」。很多家長以為構音異常是因為舌繫帶太緊造成的,剪一剪就好了;其實這些兒童絕大多數並沒有任何口腔構造上的異常,而是因幼兒語音聽辨力及口腔動作的協調性不佳而引起。
- 幼兒本身的說話習慣、聽力障礙(例如長期中耳炎),以及家長是否注意糾正語誤,也都是可能的相關因素。 如果小孩子四、五歲以後還有明顯的語音錯誤,就應該接受語言矯治。
- 一般說來構音異常的治療效果不錯,只要家長與幼兒能夠配合,在專業語言治療師的指導訓練之下,半年至一年内,大部份的兒童口齒清晰度會有明顯的改善,甚至恢復正常。
不會說話-語言發展遲緩
- 如果一個小孩滿兩足歲時仍然沒有任何字彙出現,或三歲時仍然沒有任何句子,或五歲時仍只有簡短的語句,語法常有錯誤,說話含混不清,或越大越不講話,都表示其語言發展有明顯的落後,應該立刻尋求專家作進一步的語言評估及治療。
- 造成語言發展遲緩的常見原因包括有智能不足、先天性聽障、腦性麻痺、自閉症、情緒障礙、以及不當的教養等。不過也有不少兒童只有語言發展遲緩,其他各方面都正常,其原因尚未確定。
- 對於語言發展遲緩的兒童,除了接受專業語言治療外,最重要的就是增加日常生活中的語言刺激。父母要多跟孩子說話,增加與孩子的互動,提供良好的口語模式,提供足夠的刺激與學習經驗。
- 一般來說,除了少數兒童因為嚴重的智障、自閉症、或腦性麻痺,無法發展出足夠的口語能力,需要用輔助器材與人溝通外,絕大部分兒童只要及早診斷,及早治療,語言能力都會有長足的進步。
說話結巴的孩子:兒童口吃
- 大約有百分之五左右的幼兒,在二至五歲的階段會有說話結巴不流暢的現象。其中大部份會在幾個月或一、二年内自然消失,只有不到總人口百分之一的人長大會持續口吃,需要治療。口吃的原因,至今仍不清楚,許多學者認為是生理與心理的因素相互影響所致。
- 遺傳、大腦功能不協調、模仿、環境的壓力等,都可能導致口吃。
- 父母在小孩說話不流利的時候,應該耐心的等他說完,避免中途打斷或要求他重說,以免產生害怕、逃避的心理,使口吃更加嚴重。對孩童應多加鼓勵,增強他的自信心。至於問題嚴重,已逃避說話或有怪異動作者,則應接受語言治療,改善說話技巧。
聲音沙啞怎麼辦
- 兒童時期聲音沙啞的問題多半是因為長期大聲吼叫、尖叫,發聲習慣錯誤所致,導致聲帶水腫發炎,甚至產生結節。
- 對這些兒童,除了要請耳鼻喉科醫師診治外,最重要的就是要進行「音聲治療」,指導兒童正確的發聲習慣,避免大吼大叫,避免刺激性食品,多喝水以保持口腔濕潤,孩子的聲音自然就會改善了。
復健科醫師的叮嚀
- 語言障礙會影響到兒童的溝通能力,不但可能造成學習上的障礙,也會影響人格發展,造成社會適應和人際關係的不良。作父母的應該重視兒童的語言問題,「早期發現,早期療育」。
- 如果懷疑自己的孩子有任何語言異常,應該儘早帶到各大醫院的復健科,尋求語言治療專業人員的評估、諮商與治療,才不會耽誤了孩子的未來。
門診時間│聯絡方式
掛號電話:(08)832-9966
網路掛號:門診預約掛號、掛號查詢或取消
服務時段:
週一至週五
早診 │上午9:00
午診 │下午14:00
晚診 │晚上18:00
週六 │上午9:00(物理治療)
週日 │休診
所在位置:復健大樓1樓、2樓
.
手機下載本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