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何謂發展遲緩兒童
孩子在長大成人的過程中,身高、體重與器官的體積均會增長,稱之為「生長」,器官功能及智能等各方面的變化、進步、成熟,則稱為「發展」。
所謂的發展遲緩大致是指未滿六歲的兒童在器官功能、感官知覺、動作平衡、語言溝通、認知學習、社會心理、情緒等發展項目上有一種或數種、或全面的發展速度落後或品質上的異常。常見的遲緩類型,包括:動作發展遲緩、語言溝通發展遲緩、認知發展遲緩、社會適應發展遲緩、情緒心理發展遲緩、全面性發展遲緩等等。根據學者專家建議,若孩子之發展落後其生理年齡20%以上,則有必要進一步作詳細之專業評估。
二、兒童發展遲緩原因
兒童發展遲緩的原因很多,其中有半數以上原因尚不明,已知之原因很多樣化,包括:
(一)產前因素:
1.遺傳、染色體基因異常、先天性內分泌代謝疾病。
2.營養、疾病、藥物、放射線、環境污染、母親抽煙、酗酒、年齡.。
(二)週產期因素:
早產、缺氧、出生體重不足、顱內出血、高黃膽、感染症….。
(三)產後因素:
1.腦部疾病、生理疾病、意外傷害、營養問題。
2.社會心理文化因素:早期環境經驗、教養方式、家庭狀況、情緒行為問題、教育、社會文化影響、個人特質。
三、何謂早期療育
早期療育是一種人性化、主動而完整的服務。它是利用各專業整合性的服務來解決發展遲緩或發展障礙兒童(特別是0~6歲)的各種醫療、教育、家庭及社會相關問題,以便能支持並加強孩子的發展,一方面開發孩子的潛力,一方面減輕障礙程度及併發症,以使孩子能加強和同齡孩子一樣過正常生活的能力。
四、如何及早發現幼兒有發展遲緩情形?
一般六歲以下健康兒童可配合兒童健康手冊於一個月、三個月、五個月、七個月、十個月、一歲、一歲六個月、二歲、三歲、四歲、五歲、六歲至小兒科醫師或家醫科醫師處定期做健康檢查,任何時期如果檢查出有生長發育(如:生理、運動、視力、聽力、認知、智能、語言溝通、感覺、情緒、學習、社會行為、環境適應等方面)異常,可由醫師轉介至相關醫療專家做進一步聯合鑑定。
兒童發展特徵
年齡
|
粗動作
|
精細動作
|
語言
|
社會行為
|
3個月
|
俯臥時能抬
頭至90度 |
雙手能放
在一起 |
會發出ㄚ、
ㄨ等聲音 |
會微笑
|
6個月
|
從臥位拉起
平坐,頭不 後垂 |
手能伸向想要的物體
|
將頭轉向聲
音的來源 |
會設法取
遠處的玩 具 |
9個月
|
可扶著物體
維持站立 |
可雙手同
時握物 |
會發出聲音
如ㄇㄚ、ㄅㄚ |
會自己吃
餅乾 |
12個月
|
可單獨站2秒鐘
|
拍手
|
會講無意義
的兒語 |
會揮手表
示再見 |
1歲半
|
走的很好
|
會重疊二
塊積木 |
有意義叫爸
爸、媽媽 |
會使用湯匙
|
2歲
|
會上樓梯
|
會一頁一
頁翻圖畫 書 |
會使用連
接的字串 |
會脫衣服
|
2歲半
|
能跳躍
|
疊高六塊
積木 |
能指出身體六個部位
|
會洗手
|
3歲
|
能把球往上
丟高過於頭 |
模仿畫直
線 |
能說出圖片
上的物體(4 個wb) |
會講出朋
友的名字 |
4歲
|
平衡二秒鐘
(左右都可) |
模仿畫圓
形 |
可使用三個
名詞 |
自己會穿
T恤 |
5歲
|
能雙腳跳
|
畫人能畫
出至少三 個部份 |
會數1-10
|
會刷牙
|
6歲
|
會單腳平衡
六秒鐘(左右 都可) |
將鞋帶鞋
子穿好 |
瞭解相反詞
二個以上 |
會自己倒飲 料並盛飯
|
五、安泰醫院發展聯合評估流程
為六歲以下兒童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希望經由早期發現來協助家長把握最佳治療時機,幫助發展遲緩兒童早期接受療育,以達到日後降低身心障礙人口,提升國民身心健康之目的。
結合各醫療專業人員共同參與評估團隊 (包括小兒神經科、兒童精神科、小兒復健科、小兒耳鼻喉科、小兒眼科、小兒遺傳內分泌科等科醫師及臨床心理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社工師、護理師等專業人員),並提供六歲以下疑似發展遲緩兒童個別化之評估、系統化之鑑別診斷,對於確認發展遲緩兒童擬定個案早期療育之治療規劃、協助家屬申請社會福利及轉介必要之早療機構、以及家庭諮詢等服務,亦擔負教育家屬正確治療知識及醫療觀念、與基層醫師雙向轉診之責任,希望藉此提供病童及其家庭全方位的服務,期使增強兒童之發展、開發兒童的潛能,並降低障礙的程度及併發症。
手機下載本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