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科介紹 │ 服務團隊│ 各項檢查介紹 │ 儀器及攝影室介│ X光片管理 │ 教學園地 │ 相關連結 |
數位像血管造影術DSA:
血管攝影檢查之目的為深入瞭解疾病之變化。一般動脈血管攝影將在鼠蹊部穿刺動脈,放入導管到需檢查之血管位置,經注射顯影劑以攝取影像作診療之用。穿刺動脈之部位,有時也可能在頸部、手肘、腋下或其他部位。數位減像血管造影術(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是利用一張遮罩片(mask film)和造影的軟片重影,再利用光學減影法,將阻礙血管像的骨頭、肌肉、脂肪等消除,得到一張利於診斷的影像。
數位像血管造影術DSA的適應症:
- 狹窄。
- 阻塞。
- 動脈瘤。
- 動靜脈畸形。
- 腦瘤。
- 評估出血原因與出血點。
- 控制出血。
數位像血管造影術DSA的禁忌症:
- 對顯影劑過敏者。
- 懷孕。
- 合併有肝臟疾病。
- 有嚴重出血傾向者。
- 高燒。
- 有腎功能不佳者。
檢查的風險:
- 血管內膜創傷。
- 血管痙攣。
- 血管穿孔。
- 假性動脈瘤。
- 動靜脈廔管。
- 血腫。
- 敗血症。
- 顯影劑影發之過敏反應。
- 血管閉合。
- 死亡。
- 輻射劑量所造成的危害(例如:致畸胎、癌症等),機率上非常小。
其他可能的替代的方式:
其他可選擇電腦斷層血管攝影或核磁共振做檢查,如果您無法接受此項檢查,請與您的醫師討論。但千萬不要因此而延誤病情診斷而錯失治療的黃金時間。
檢查前注意須知 :
- 檢查前請於排檢時間之前禁食6小時。
- 檢查前排空膀胱。
- 不合作的病人及小孩應請麻醉科協助全身麻醉,可合作的病人則以局部麻醉的方式即可。
- 需準備沙袋,以利檢查後使用。
- 若有懷孕,請務必主動告知工作人員。
檢查流程 :
- 檢查時請攜帶檢查同意書至放射科櫃檯報到。
- 需要配合更換檢查服執行檢查。
- 進入檢查室後會請病人平躺於檢查台。
- 醫師會先替病人做局部消毒與麻醉再進行動脈穿刺,通常為鼠蹊部之處。
- 將導管放置到受檢部位後,再注入顯影劑後照像,以觀察該區影像。
- 依照不同檢查位置,會執行一張至多張不等之照射。
- 當受檢處完成造影後取出導管,即可完成檢查。
檢查中注意須知 :
- 檢查中請保持不動。
- 檢查中放射師會請病人吸氣、閉氣,是為了使影像清楚,請病人配合。
- 必要時放射師需要請病人除去影響物品,避免造成影像品質不良,敬請配合。
- 注入顯影劑可能會有灼熱感,請忍耐。
- 檢查中放射師會至隔壁控制室, 執行時間快速,請不需太過緊張。
- 整個檢查所需時間大概1小時左右。
檢查後注意須知 :
- 檢查完請於檢查室外稍作等待,等確定影像沒問題再行離開。
- 若無不適,於檢查後即可進食。
- 檢查後需臥床至少6~8小時。
- 傷口處沙袋需加壓4小時。
- 頸部不可自行用力抬起,以防腹部用力造成傷口處出血。
- 注射處的腳不可彎曲,以防膠布脫落。
- 檢查後請多喝水以加速顯影劑經由腎臟代謝出去,建議喝水量為1000C.C,請自行斟酌即可。
- 隨時注意注射處傷口有無出血或血腫情形。
- 檢查後請依醫師約定時間回診看報告。
- 如有問題,可打08-8329966轉1356放射科洽詢。
- 申請「醫療影像複製」請向本院掛號櫃台辦理